研究稱投資自動化
自動化生產線,根據一份新的報告。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製造商將不得不在食品行業中利用自動化,但供應商也將不得不根據個人業務需求調整機器。這項研究是由林肯大學與德國夫勞恩霍夫研究所和法國波爾多自然科學和農業食品研究所(ISNAB)聯合進行的,目的是試圖了解歐洲的食品工業是如何使用自動化的。研究人員對英國、德國和法國的250家公司進行了深入的電話采訪,涉及各種食品領域,包括零食、肉類、家禽、即食食品、沙拉、意大利麵、餅幹、糖果和冷凍食品。公司從小型的單一站點所有者到大型的多站點國際集團,各不相同。根據這項研究,由於勞動力成本的降低、效率和一致性的提高以及吞吐量的增加,這三個國家的自動化得到了強有力的行業支持。大多數公司目前使用的是獨立的自動化係統,而不是集成係統,盡管該報告指出,有一種學習文化,自動化可能會朝著更集成的解決方案發展。當被問及自動化的哪些方麵能帶來最好的資本回報時,受訪者認為灌裝、包裝和標簽是主要領域。然而,報告指出,由於安裝和使用問題,一些製造商仍然對自動化持謹慎態度。對於貨架壽命短的產品製造商來說,他們認為自動化會限製靈活性,特別是在生產周期短、產品更換頻繁的情況下。他們還將資金成本列為一個問題,70%的受訪者表示,這可能會阻止他們安裝自動化係統。“對這些公司來說,自動化是一把雙刃劍。”林肯大學的研究員邁克·杜布裏奇說。“自動化顯然是需要的,但他們經常覺得這其中有財務風險,特別是對那些主要為零售商供貨的公司,因此他們可能會受到包裝或產品規格頻繁更改的影響。”因此,該報告建議供應商降低新係統的資金成本,同時調整機器以適應企業的需求。“現在的問題不是采購特定設備,而是尋找能夠為其特定需求提供可行解決方案的設備製造商,而這種解決方案的一部分涉及到建立靈活性的元素。”Dudbridge說。他鼓勵食品公司從整體報價的角度評估潛在供應商,包括售後服務、培訓和技術資源。他說,這將在設備的使用壽命內優化機器和生產線的性能。同樣,任何購買設備的決定都應該基於提供最佳解決方案和為業務提供最早的回報,而不僅僅是初始資本成本,他補充道。自動化在食品行業正變得越來越普遍,因為製造商旨在提高競爭力和生產力。今年4月,托馬斯•奧爾森(Thomas Ohlsson)在布魯塞爾舉行的一次會議上表示,這還受到食品行業長期缺乏熟練員工的推動。食品行業傳統上工資低、人員流動率高。瑞典食品和生物技術研究所的教授Ohlsson說“將會有更多的自動化和機器人來取代手工的重複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