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版:2020年後——可持續可可的未來
“我們不能讓印尼失敗”:瑪氏強調亞洲在滿足未來可可需求方麵的重要性
據世界銀行稱,西非正在耗盡土地,可能也沒有耐心種植更多的可可。氣候變化也可能意味著兩個主要生產國——加納和科特迪瓦——的許多地區將變得不適合種植可可。對於巧克力製造商來說,這不是好消息,因為可可需求每年增長2%。
亞洲——以及拉丁美洲——非常適合填補部分空缺。印尼已成為全球第三大可可生產國,馬來西亞和越南等國政府也計劃支持這種大宗商品。
東移動嗎?
加納是世界第二大可可生產國,占全球供應的20%。然而,世界銀行高級農業經濟學家約翰內斯·詹森上周在亞洲巧克力可可大會上表示,盡管可可占該國GDP的7%,但這種作物已經名聲不佳,而且沒有被砍伐的地區相對較少,政府不希望以犧牲森林為代價擴張到新的土地。
根據國際可可組織(ICCO)的數據,亞洲和大洋洲目前占全球可可供應的11%,其中72%來自非洲。
馬爾斯說,印尼的機遇是巨大的
瑪氏亞洲可可總監Fay Fay Choo表示:“我認為亞洲將是未來10-20年的增長之地....印度尼西亞的機會是巨大的....我們不能讓印尼失敗。”
瑪氏正在探索機械化,以幫助印尼可可農民在兩公頃的種植園每年生產2公噸可可,幫助該國達到每年100萬噸可可產量。目前,印度尼西亞0.7-0.8公頃的平均農場每年每公頃產量通常為700公斤。
印尼可可委員會(Indonesian Cocoa Board)主席Soetanto Abdoellah博士表示,亞洲在滿足未來可可需求方麵處於有利地位,可以更好地獎勵農民。
“我認為西非不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除了質量。我們知道加納的可可質量非常高,但加納農民的收入遠低於印度尼西亞。亞洲農民仍然比西非農民受益更多。”
但他表示,亞洲農民生產出符合加納標準的優質可可,應該得到更好的獎勵。
“有人在乎嗎?””
據ICCO估計,印尼在2013/14年度生產了37.5萬噸可可。2010年的產量在60萬噸左右,但樹木疾病,特別是可可豆螟蟲(CPB)、維管條紋枯死病(VSD)和黑莢病影響了產量。政府正在致力於提供抗病克隆的項目,並鼓勵農民改造環境,使其不適合害蟲生存。
然而,與其他作物相比,可可並不是該國GDP的重要貢獻者。“這是否重要到足以引起各國政府的注意?”雨林聯盟項目高級副總裁約書亞·托斯頓問道。“這對行業來說很重要,但有人在乎嗎?”
那其他亞洲血統呢?
越南:Puratos Grand-Place表示,隨著國有企業將咖啡和橡膠種植園轉化為可可,越南的可可產量可能在八到十年內從每年3500公噸增加到5萬噸。
菲律賓:農業部的Jennifer E. Remoquillo說,該國的目標是到2020年生產10萬噸幹可可豆,政府承認可可在減輕貧困和促進可持續農業方麵的潛力。
馬來西亞:1990年,馬來西亞的可可年產量為25萬噸,但由於勞動力短缺,如今已降至1萬噸。“就產量而言,我們希望去年是最低的,我們預計情況會反彈。”馬來西亞可可委員會總幹事李春輝博士說。
“磨床公司太多了”
此外,印度尼西亞的可可進口量在過去幾年急劇上升,達到每年10萬噸。Abdoellah說這是“磨床公司太多了”。
該國擁有許多本土品牌和嘉吉(Cargill)和百樂嘉利寶(Barry Callebaut)等跨國研磨機,使其成為世界第五大可可研磨機,2013/14年度加工了32.2萬噸可可。
靠近發展中的巧克力市場:大問題?
ICCO預計2013/14年度至2018/19年度全球可可消費量將增長2.2%,但同期中國和印度消費量預計將增長7.9%。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可可行業會傾向於在亞洲而不是西非采購可可,因為那裏距離更近。行業專家說,許多製造商使用混合原料來達到特定的味道,所以很可能是從多個產地采購的。他們說,中國的巧克力口味偏好還沒有形成,所以在中國消費者形成這種口味偏好之前,不知道用於巧克力產品的大部分可可來自哪裏。
亞洲沒有可持續發展平台
世界可可基金會動員了世界上最大的可可和巧克力公司,如mondelix和Nestlé,加入CocoaAction平台,以協調可可的可持續性。然而,該項目目前僅限於加納和Côte科特迪瓦。“目前我們在亞洲沒有可持續發展網絡,”On The Ball谘詢公司高級合夥人馬克·唐納森說。這可能會抑製亞洲滿足未來可可需求的能力。
在亞洲巧克力可可大會的一次會議上,mondelez International的可可生活總監Cathy Pieters表示,她相信亞洲可可的可持續發展平台,但對整個地區可可產量的巨大差異感到擔憂。
根據各國政府的估計,馬來西亞的年產量約為1萬噸,菲律賓為5000噸,越南為35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