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表示,在國際衝擊下,中國巧克力品牌麵臨形象危機
該研究公司表示,中國新的巧克力消費者傾向於購買國際品牌,這使得一些國內糖果公司難以盈利,也阻止了中國企業進入這個發展中國家日益增長的巧克力市場。
“一般來說,由於之前中國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國人對民族品牌的不信任,中國的進口食品公司正在利用這一點。”大學谘詢公司的研究助理Thibaud Andre告訴ConfectioneryNews。“尤其是歐洲品牌,質量更好。”他補充說。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去年9月的一項調查顯示,71%的中國消費者認為國內食品安全是個大問題。在此之前,2008年的牛奶和嬰兒配方奶粉醜聞中摻入三聚氰胺,導致嬰兒死亡。
中糧集團最近收購了中國食品集團出售了虧損的糖果業務,包括Le Conte,到Top Properties,因為與國際品牌的激烈競爭。
巧克力市場持續增長
安德烈說,2000年之前,工業巧克力棒在很大程度上主導著中國市場。
然而,“自從歐洲企業的到來,手工製作的巧克力製造商為一種新的消費方式鋪平了道路,這種消費方式是優質新鮮的巧克力。”他說。“中國現在是一個在口味、包裝和消費模式方麵都有很大創新的市場。”
安德烈表示,2014年中國巧克力市場銷售額為32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銷售額將擴大到44億美元。“這意味著增加了60%以上,”他說。
英敏特(Mintel)分析師邱浩估計,中國巧克力市場規模將從2014年的22.19萬噸增長到2019年的29.87萬噸,複合年增長率(CAGR)為6.1%。
不過,一些國外品牌,如好時,已經經曆了慢於預期中國巧克力市場的增長。
英敏特研究經理Laurel Gu表示,市場增長主要受到巧克力零售市場價格上漲的拖累。
“據觀察,巧克力在中國的平均售價要比其他國家高得多,這是擴大更廣泛人群消費的主要障礙,尤其是在低收入人群中。”顧說。
但她預計外國品牌最終將取得勝利。
“消費者研究表明,當人們購買巧克力時,口味是唯一最重要的驅動因素。這可能是因為巧克力市場的主要參與者都是國際品牌……一般來說,人們傾向於相信國際品牌的質量和安全保證。”她說。
外國品牌:這是一個難以克服的巨大障礙
中國約70%的巧克力市場由歐洲公司主導,安德烈說,這進一步阻礙了中國公司進入市場。他說,企業擔心他們無法塑造一個滿足消費者期望的品牌形象。
近年來,中國一些頂級糖果公司也被跨國公司吞並。Nestlé獲得的控股權徐福記2011年,好時(Hershey)以17億美元收購了該公司上海金猴2013年為5.84億美元。
該行業的頂尖公司也在通過增加國內或周邊地區的產能來鞏固對中國的控製。費列羅(Ferrero)計劃在中國浙江省建廠,好時(Hershey)則於2013年宣布計劃在馬來西亞建廠,為中國及周邊地區提供服務。
根據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數據,瑪氏2014年在中國巧克力市場以39%的價值份額領跑,但在2014年輸給了費列羅(Ferrero)和好時(Hershey),後兩者的市場份額均增長至12%。
[奧利弗•尼伯格補充報道]